時間:2016-03-02 08:54來源: 作者: 點擊:次
位于杭州桐廬的深澳古村,有著1900余年的歷史。因為以前民風(fēng)彪悍,很少有人進(jìn)村,許多明清、民國時期的古民居得以保存下來。村中原來有一座清末古宅景松堂,住在里面的6戶人家搬出后,建筑師張雷得到了將其重新改造的機(jī)會。
景松堂是一座典型徽派老民居,張雷只是做了少許改動,將老宅子改成了一個充滿書香的書局。旁邊的一座廢棄的鵝卵石砌成的豬圈,則被他改造成了一個時尚的接待廳。兩個建筑內(nèi)部相互銜接,一新一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張雷說:“我們做這個項目,最后一定是要周邊的老百姓都感覺很舒服,都愿意來,都有自豪感!鄙畎睦飼质撬鼋ㄖ䦷熃20年來最有成就感的項目,因為村里幾乎所有人,都非常喜歡這個項目,有個小孩一天要來看3次,甚至睡覺前都要來看一次才回家。
深澳村是一個有著1000多戶的大村子,有三四十座明清時期的古建筑。深澳里書局改造前的景松堂顯得破舊不堪,已不太適合現(xiàn)代人居住,左邊是一個廢棄的豬圈,由大卵石砌成。來廢棄的豬圈被張雷改造成為一個純白色的接待廳,外墻的鵝卵石,全部以人工勾縫,再刷上白色的涂料,看上去就變得現(xiàn)代、時尚。
景松堂的整體空間格局是“四水歸堂”,正中有一個很大的天井。原來的老房子里面都是比較深色的木隔板,張雷為了加固,加砌了一些磚墻,并漆成了白色,用這些純白色的背景,把古樸的木結(jié)構(gòu)襯托得更有歷史感。
張雷還保留了三個土灶臺,包括鍋、鍋蓋等器物,并粉成了白色。這些原來使用的普通器物,變成了空間里的一個裝置,讓大家產(chǎn)生了一種“熟悉的陌生感”。
書局開放那一天,大家都像過節(jié)一樣來玩,F(xiàn)在,村子里從老人到小孩,都很喜歡這個書局,這也是最讓張雷感到驕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