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06 08:53來源: 作者: 點擊:次
改造新老城區(qū) 提高城市“顏值”
去年我市完成城建重點項目投資55.6億元
日前,記者從市政府獲悉,2015年我市城建重點項目開工(實施)277個,累計完成投資55.6億元。其中,市政基礎設施項目開工147個,累計完成投資約32.2億元,城市“顏值”大大提高。
去年12月31日,市住建委組織開展了“住建開放日”活動,邀請市民代表走進城建重點項目,實地查看中心城區(qū)道路、公園等重大基礎設施和漳河新區(qū)重點項目建設現(xiàn)場,了解重點工程設計、監(jiān)管和進展情況,讓市民感受先進的城市建設理念。天鵝路、雙喜大道、漳河大道、望兵石路、鳳凰湖公園、白廟路、果園一路……有的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的是綠色生態(tài)類項目,還有的是民生民利類項目,市民代表一路參觀,對這些重點項目建設“評頭論足”。東寶區(qū)人大代表、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劉偉一邊看,一邊感嘆變化太大了,他現(xiàn)場編了句順口溜:“修小道,建大道,荊門城區(qū)變化大,幸福荊門快來到”。
據(jù)了解,為加快項目建設,我市積極落實市領導包聯(lián)城建重點項目制,組建19個市領導包聯(lián)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指揮部,分別從項目建設、投融資、征遷等責任單位抽調專人集中辦公、脫產上班。市住建委全面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一半時間督辦調度項目,一半時間處理日常工作,編印項目秘書和駐點秘書工作手冊,嚴格做到每周一集中研究項目、每周三現(xiàn)場調度項目、每周五梳理匯總項目,每天填寫工作日志。此外,在市直主流媒體上定期對城建重點項目“晾曬”督辦,通報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項目建設,難在征遷和資金籌集。2015年以來,我市參照襄陽模式,對列入城建計劃的項目逐一進行梳理,對涉及到征遷工作的項目,分別向各區(qū)發(fā)函,明確征遷范圍、內容和時限要求,由審計部門同步跟蹤審計,確保納入計劃的項目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征遷,并具備施工條件。同時,分兩批向各區(qū)送發(fā)《關于盡快啟動2015年部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征遷工作的函》,對86個急需加快征收補償?shù)捻椖浚ǘ蚊妫┑恼鬟w內容和時間節(jié)點進行了明確。各區(qū)按征遷要求對項目逐一進行調查鎖定,并按照“一個項目、一個專班”的要求,啟動了71個項目征遷工作,并完成了征遷項目20個。
此外,市住建委積極做好與金融機構的對接,策劃城市建設重大項目,積極探索PPP建設模式,精心策劃了荊門市全域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城市污泥與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建設、冷熱電三聯(lián)供建設、中心城區(qū)海綿城市建設、中心城區(qū)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等5個PPP項目,項目總投資達到326億元。其中,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項目計劃先期啟動竹皮河流域城區(qū)段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已被列為國家財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項目,資金瓶頸得到有效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