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31 10:59來源: 作者: 點擊:次
歷時17年建設,全球最長鐵路隧道定于6月1日在瑞士正式開通,年底投入商業(yè)運營,瑞士蘇黎世與意大利米蘭之間的旅程將縮短大約1小時。
戈特哈德鐵路隧道位于瑞士中部阿爾卑斯山區(qū),由東線和西線兩條隧道組成,單條隧道長度為57公里,比日本連接北海道與本州島的清津海峽海底鐵路隧道長約3公里,從而成為全球最長鐵路隧道。
東線和西線隧道加上其他輔助豎井和連接通道,整套隧道系統(tǒng)總長度達到151.8公里。建筑方說,它也是全球距地面最深的鐵路隧道,最深處為2300米。戈特哈德鐵路隧道的落成,也把原先長度排名第二的英法海底隧道擠到第三,后者長度為50.5公里。不過,10年后這一排序可能再次改變,因為奧地利一條鐵路隧道預計屆時建成,長度大約為55公里。
瑞士工程師卡爾·愛德華·格呂納于1947年提出建設貫穿阿爾卑斯山鐵路隧道的設想。他當時預計,這條隧道能在21世紀初建成。
1963年,瑞士政府設立一個委員會,研究隧道建設計劃,但是各種方案不一。最終,瑞士官方于1983年認定,建造這樣的鐵路隧道并非當務之急,從而計劃被擱置。1992年,瑞士舉行全民公決,結果多數人支持建隧道。但是,由于耗資爭議,建造計劃再次受阻。1998年11月,又一次公投最終決定工程上馬。
為節(jié)省建造時間,戈特哈德隧道工程分5段同時施工,最多時超過2000名工人同時工作。東線和西線隧道分別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3月貫通。整個工程耗資大約120億瑞士法郎(約合792億元人民幣)。
戈特哈德隧道建成后,瑞士蘇黎世至意大利米蘭之間的火車運行時間將為2小時40分,比現在縮短大約1小時。瑞士鐵路部門預計,通車后,旅客將從現在的每天9000人次增加至2020年的每天1.5萬人次。最終,這條鐵路線每天將運行260趟貨運列車和65趟客運列車,運行時速達到20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250公里。
而且,它還將成為歐洲北部與南部之間鐵路運輸的重要節(jié)點。歐洲聯盟委員會負責交通的委員維奧萊塔·布爾茨23日說,戈特哈德隧道是“上天給歐洲的恩賜”,有助于推動歐洲經濟發(fā)展。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法國總統(tǒng)弗朗索瓦·奧朗德、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預定6月1日與瑞士政府官員一同出席隧道開通儀式。隨后數月將進行列車通行測試,預定今年12月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