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怎可成了“放羊班”?
蕭縣有多幢“爛尾辦公大樓”,十幾棟建筑均已封頂,卻未見有人后續(xù)施工,在閑置的“政府辦公樓”前的雜草叢,當?shù)鼐用裨诖朔叛颉?/p>
目前,隨著“中央禁令”的推行,很多地方政府的辦公建筑因為嚴重超支而停建整改,還有因為官員落馬、違規(guī)占用農(nóng)用耕地等問題,都成為“爛尾辦公大樓”的誘因。未建成大樓不敢再建,拆除建筑又需大量資金,于是,“爛尾辦公大樓”成了城市新“傷疤”,在“辦公樓下”放羊不再稀奇。
筆者認為,“爛尾辦公大樓”危害巨大,整治“爛尾辦公大樓”問題刻不容緩。
“爛尾辦公大樓”本身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浪費,政府財政支出本應多為民生建設考慮,現(xiàn)在花了重金建設大樓改善辦公環(huán)境,可蓋了一半,不能投入使用,未發(fā)揮發(fā)揮其應有價值,花出的錢“打了水漂”,這些錢花在別的地方豈不更好。同時,“爛尾樓”的存在還嚴重破壞城市形象。“爛尾樓”如同一道道“傷疤”,在美麗的城市中存在,不僅突兀,而且拉低城市整體印象。試想,站在城市中央放眼望去看到的不是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而是一座座滿目瘡痍的“灰色建筑”,你內(nèi)心作何感想?“爛尾辦公大樓”還是對土地資源的浪費。新聞中荒棄的“政府大院”成了羊圈,說明大樓原址占據(jù)了部分農(nóng)用耕地,使得“羊無處可去、牛無草可吃”。如此下去,土地越來越少,空間越來越小,何時是個頭?
解決“爛尾辦公大樓”問題已迫在眉睫,首先我們要從源頭上制止,相關部門要在建設項目開展前嚴格審批,發(fā)揮信息優(yōu)勢,嚴防違規(guī)違法項目上馬,精確項目預算,公開投標、招標,避免項目投資的盲目性;合理安排資金計劃,加強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資金管理。同時,將已建成的“爛尾建筑”作為不良資產(chǎn)拍賣,拍賣結果向社會公布,獲得金額納入財政花銷。
“爛尾辦公大樓”由來已久,解決問題需要我們多方面作出努力,只要我們處理好“老樓”“去向”,防止新“爛尾樓”出現(xiàn),則“辦公樓”下放羊的尷尬場景將不會再現(xiàn)。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