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砂是一種不良的工程地質現象。在建筑物深基礎工程和地下建筑工程的施下中遇到的流砂現象,按其嚴重程度可分下列三種:輕微流砂,當基坑圍護樁排的間隙處隔水措施不當或施工質量欠缺時,或當地下連續(xù)墻接頭的施工質量不佳時,有些細小的土顆粒會隨著地下水滲漏一起穿過縫隙而流入基坑,增加坑底的泥濘程度;中等流砂,在基坑底部,尤其是靠近圍護樁墻的地方,常會出現一堆粉細砂緩緩冒起,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粉細砂堆中形成許多小小的排水溝,冒出的水夾帶著細小土粒在慢慢地流動;嚴重流砂,基坑開挖時如發(fā)生上述現象而仍然繼續(xù)往下開挖,流砂的冒出速度會迅速增加,有時會像開水初沸時的翻泡,此時基坑底部稱為流動狀態(tài),給施工帶來極大困難,甚至影響鄰近建筑物的安全。如果在沉井施工中產生嚴重流砂,那么沉井就突然下沉,無法用人力控制,以致沉井發(fā)生傾斜,甚至發(fā)生重大事故。 如果地下水滲流產生的動水壓力小于土顆粒的有效重度,即滲流水力坡度小于臨界水力坡度,雖然不會發(fā)生流砂現象,但是土中細小顆粒仍有可能穿過粗顆粒之間的孔隙被滲流攜帶而走。時間長了,將在土層中形成管狀空洞,使土體結構破壞,強度降低,壓縮性增加,這種現象稱之為機械潛蝕。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