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0-10 10:18來源: 作者: 點擊:次
南薰門早在西夏就已存在,又稱為南門樓。50年代以來,南門樓多次整修,開辟成南門廣場,成為群眾集會的場所。因其建筑與北京天安門有些相似,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小天安門”。
上世紀50年代,南薰門東西兩側(cè)的城墻被拆除后,用木頭搭建了觀禮臺,形成了天安門造型的雛形,專門用于舉行重大慶典集會,南門廣場也成為銀川市第一廣場。
上世紀80年代,南熏門專門模仿北京天安門的造型進行了裝飾,連樓體涂料也用的是名叫“天安門紅”的顏色。”在對南熏門修葺時,文物管理部門曾提議按照南熏門原型進行修葺,但當時政府考慮到天安門造型的南門樓已經(jīng)在市民心中“約定俗成”,成為銀川市的一個特色建筑,所以就徹底按照北京天安門的造型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