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電力市場的交易類型之前,先為大家說說物理性交易和金融性交易的差別,物理性的交易需要進行實物交割,簡單說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金融性的交易則不需要。
![電力市場交易](/upload/allimg/c160511/1462931L1DK0-13645.jpg)
電力市場交易在介紹電力市場的交易類型之前,先為大家說說物理性交易和金融性交易的差別,物理性的交易需要進行實物交割,簡單說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金融性的交易則不需要。電力市場的交易最早都是物理性質的,之后為了增加市場的活性,穩(wěn)定市場價格波動,降低成員收益風險等原因,在物理性交易的基礎上引入了金融性合同。 我用下面這的圖簡要的說明一下各類市場的性質。 ![遠期市場](/upload/allimg/c160511/1462931L25N10-21918.jpg)
遠期市場現貨市場
![現貨市場](/upload/allimg/c160511/1462931L323440-3UV.jpg) 現貨市場在電力現貨市場中,賣方應立即交貨,且買方應當場付錢。商品交付時沒有附加條件,這說明買賣雙方不能反悔。我們拿批發(fā)市場作為例子:你來到一個攤子,先查看水果的質量,然后告訴賣主你要買多少,賣主把水果交給你,你按照水果的標價付錢,這樣交易就完成了。這時候你回頭一看,對面的鴨梨不錯,所以后悔買了蘋果,但是蘋果不能退貨了。一定要記得小岳岳的服務原則——我們不退票! 現貨市場的優(yōu)點在于它的直接性,但其缺點是價格變化很快。由于可以立即交付的商品貯存數量有限,需求的突增(或生產的突減)將會使價格劇增。類似地,產品的供應過;蛐枨蟛蛔愣紝е聝r格降低。 電力市場中的現貨市場是保障電力市場穩(wěn)定運行的必要條件,現貨市場根據時間先后可以進一步劃分為日前市場、日內市場、實施平衡市場。 遠期合同and遠期市場 一個種白菜的農民,他非常自信在收獲時節(jié)能交付100斤的白菜。然而另一方面,他非常擔心價格波動。為此,他非常希望現在就能“鎖定”一個可接受價格,從而可以省去不得不在白菜收成時按低價銷售它的擔心。如果能夠和飯店協商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格,這個農民只需要在幾個月后交付收獲的白菜即可。如果有足夠多的農夫和飯店希望在實際交割前進行白菜交易的話,那么就會出現一個白菜交易遠期市場(ForwardMarket)。 電力市場中的遠期市場也是如此,它為交易雙方提供了一個控制價格風險的工具。遠期市場與現貨市場是相互配合的:遠期合同使買賣雙方共同承擔現貨市場中價格的風險。遠期合同交易與現貨交易非常密切,電力交易雙方都是為了時行實物商品的最終交收。因此,遠期合同交易與現貨交易統稱為“實物交易”。 期貨合同and期貨市場 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能通過二級市場(SecondaryMarket)買賣標準遠期合同,該市場的存在使得交易各方能更好地管理現貨價格波動風險。二級市場的參與者并不局限于商品生產或消費企業(yè),那些不能交付實物商品的交易者可能也想參加該市場。此類交易者實際上是投機者,他們希望購進一筆在未來進行交付的合同,等待日后以高價拋售出去。同樣地,投機商也可以先賣出一筆合同,并且期待在日后以更低的價格買入另一合同。由于上述合同無須進行實物交割,因此它們被稱作是期貨合同(FutureContract)而不是遠期合同。投機商不能生產、消費或存儲商品,因此隨著交貨日期的臨近,他們需要實現買賣數量的平衡。 遠期合同交易是期貨交易的雛形,期貨交易是直接在遠期合同交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期權合同 從無條件交付的角度講,期貨合同和遠期合同均屬于固定合同(FirmContract),商品的不平衡量將以交付當天的現貨價格進行清算。 在有些情況下,市場參與者更希望簽訂有條件交貨合同,這也就意味著只有在合同持有者覺得履行合同有利可圖時,該合同才會得到實際執(zhí)行。這樣的合同被稱為期權(Option),它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買入期權(Call)和賣出期權(Put)。買入期權賦予持有者按照所謂的行權價格(ExercisePrice)買入給定數量商品的權利。賣出期權賦予它的持有者以行權價格賣出給定數量商品的權利。期權的持有者是否決定執(zhí)行合同賦予的權力,這取決于商品的現貨價格。歐式期權只有在到期日(ExpiryDate)才能被執(zhí)行,而美式期權可以在到期日之前的任意時間執(zhí)行。 電力期權實質也是一種選擇權,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可以買賣的權利。在電力期權合約的有效期內,買主可以行使或轉賣這種權利。當然買主認為行使電力期權對自己不利時,也可以放棄行使這種權利,但購買期權所付出的費用,即買主支付的“權利金”也不再退還。也就是說,電力期權僅僅是期權購買者花錢購得的可以享受的權利,而不需要承擔任何義務。 ![實時市場價格](/upload/allimg/c160511/1462931L4093P-41G7.jpg)
實時市場價格差價合同 有時候,許多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只能通過集中市場進行交易。由于不允許他們進行雙邊協商,他們無法選用遠期合同、期貨合同或期權合同避開交易風險。在上述情況下,交易雙方經常會借助于一種可以與集中市場并存的差價合同(ContractforDifference)機制。在差價合同中,買賣雙方可以商定商品的履約價格(StrikePrice)和交易數量。簽訂完差價合同后,他們就可以和其他市場參與者一樣參與集中市場了。一旦集中市場上的交易已經完成,差價合同就可以按照如下的方式進行結算: 1)如果差價合同的履約價格高于集中市場價格(下圖白色色塊),購買方需要向賣出方支付一定金額,它等于這兩種價格的差價乘以合同規(guī)定的交易數量。 2)如果差價合同的履約價格低于集中市場價格(下圖灰色色塊),賣出方需要向購買方支付一定金額,它等于這兩種價格的差價乘以合同規(guī)定的交易數量。差價合同可以被認為是具有相同行權價格的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組合。
![履約價格](/upload/allimg/c160511/1462931L50-5A14.jpg)
履約價格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